成都国际班列12年累计开行超3.2万列

时间:2025-04-29 10:51:29

         来源: 人民网

阅读:0

4月27日,成都国际班列迎来开行12周年纪念日。

当天上午10时,一列满载机械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的“12周年纪念专列”从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成都国际铁路港鸣笛启程,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,驶向白俄罗斯科里亚季奇。此时,一列中老班列也正从老挝万象驶出,把一批包含榴莲等在内的35个集装箱货物带到国内,预计4天可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。

“一去一回”疾驰的班列,承载着12年的辉煌历程。12年来,成都国际班列实现了从无到有、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。班列网络从单一的西向通道拓展为以成都为主枢纽“西进欧洲、北上蒙俄、东联日韩、南拓东盟”的成都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,年开行量从最初的几十列跃升至数千列。

从“蜀道难”到“全球通”,一个个不断向上攀升的数字,成为成都对外开放之路越走越宽的印证。

织密全球网络 打造开放新格局

翻开成都国际班列的运行图,一条条国际物流大动脉跃然眼前:中欧中线“蓉欧速达”班列11天直达波兰罗兹;“中老泰马”全铁快速班列8天抵达马来西亚巴生港;澜湄蓉快线6天贯通老挝万象……

据统计,截至2025年一季度,成都国际班列累计开行量突破3.2万列,联接境外120个城市、境内30个城市。2025年一季度,成都国际班列开行1380列,重箱率达100%,货运量同比增长11.4%,中老班列开行量同比激增40%,实现“开门红”。

“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背景下,成都国际班列的稳定性和时效性优势愈发凸显。”北京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与控制研究所副所长纪寿文表示,“作为‘一带一路’建设的重要载体,它不仅是中国内陆开放的引擎,更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。”

2016年,荷兰蒂尔堡BTT物流集团首次与中欧班列成都班列展开合作,从最初的每月仅有一班去程班列,到高峰期每周三班往返班列,BTT全程参与并见证了其快速发展的历程。

“目前,我们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中国每列火车的48个集装箱,然后将这48个集装箱运往欧洲的目的地。”BTT物流集团的总经理Roland Verbraak表示,9年来,中欧班列已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物流纽带,而蒂尔堡场站作为欧洲的关键节点,在这一网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到现阶段,蒂尔堡场站的硬件设施和配套服务已经得到很大升级,运营能力也得到了持续提升。

Roland Verbraak补充道:“我们刚刚获悉成都国际班列迎来开行的十二周年,对成都而言这是一个开放的新起点,对我们而言,同样也是一个合作的新开始。期待双方未来会有更多交流机会,共同打造中欧班列国际运输的‘黄金通道’。”

创新驱动发展 培育开放新动能

12年来,成都国际班列不断创新突破。首创“蓉欧速达”“澜湄蓉快线”等品牌班列;开行全国首列中欧南通道班列;实现冷链班列常态化运行;构建“铁铁”“铁海”“铁公海”等多式联运体系等等,这些创新成果为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。

今年以来,成都国际铁路港更是密集开行特色专列——首趟蓉欧速达(成都——明斯克)班列、首趟TCL雷鸟显示器铁海联运班列、首趟中亚二手车出口班列、首趟中亚图定班列、首趟五金机电产品专列……“成都密集开行优质产品出口班列,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,充分展现了成都大胆探索的创新趋势。”纪寿文表示,当前,随着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,成都也逐步从“找产品”向“找市场”转变,所涌现的新市场机遇备受期待。

“班列的创新发展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强大支撑。”四川吉采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率先吃到“螃蟹”,在印尼雅加达成功点亮五金业务的新版图,企业副总经理何洋超直言,相较于之前的海运运输,成都国际班列铁海联运方式更加方便快捷,可帮助广大五金机电商户用更实惠、优质的价格去开拓东南亚市场。

同样有感的还有四川山香时代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。他表示,中亚市场对中国建材、机械设备、电子产品等需求旺盛,但过去零散货物需经多次转运,时效和成本难以控制。中亚图定班列实现“站到站”全链条运输,企业可提前锁定舱位和运价,物流效率显著提升,为企业拓展中亚市场增添了信心。

据悉,在此次搭乘中老班列回程的货物中,装载了来自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的6个集装箱榴莲,这批榴莲将通过成都国际铁路港集散分拨到成都和嘉兴等批发市场。

“中老班列的加持,让泰国榴莲进入国内的时间更快、更便捷,切实解决了我们公司以前在榴莲旺季遇到的通关和物流问题。不仅如此,还节省了公司物流上的成本。今年,我们公司榴莲贸易预计比2024年增加20%,进口额度预计增加2亿元人民币。”四川朗浩进出口集团运营部负责人宋凤补充说道。

“一季度数据不难看出,企业搭乘班列出海的需求有增不减。”成都海关所属青白江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副科长詹锴表示,他们正在积极推动外贸新业态搭乘中欧班列,深化“铁路快速通关”“先查验后装运”等监管模式,推广中欧班列运费分段结算估价管理改革,以改革创新驱动国际班列降本增效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今年,一个令人振奋的新规划正在逐步落地——打造全国榴莲等特色单品的集散中心。这是四川省委、省政府的高瞻远瞩,更是川企的新机遇。在这个宏伟蓝图中,成都国际班列再次成为关键力量。

产业集聚共生 构建开放新生态

近年来,成都国际铁路港按照“龙头企业+产业集群”思路,瞄准具有全球资源运作能力的国际供应链、国际贸易、临港智能制造企业,吸引法国邮政DPD、中远海运、京东等200余个重大项目落户,总投资超千亿元。

处于开放前沿的成都国际铁路港与外向型产业深度关联,推动产业建圈强链,建立了良好的临港产业生态圈。

走进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——四川丝路里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占地6000平方米的仓储基地,进口区、出口区、待出库区3个区域清晰可见。除了3个区域外,还有食品厂房,面积为1400余平方米,具备分装、喷码、塑膜、装卸、运输等功能。

在进口区,几名仓储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给荷兰双牛奶粉贴单,随后将发往全国各地客户的手中。公司市场部经理孙娜表示,该奶粉在四川及周边省份非常受欢迎。“这款荷兰双牛奶粉,价格明显低于其他进口品牌,在西南地区很畅销。在直播平台上,我们曾经一场直播的销售额达到了千万元。接下来,我们公司将进一步把现有的运输、仓储和电商直播等优势结合,发挥更大的功能,产生更多价值。”孙娜说。

据悉,丝路里供应链公司仓储基地所在的青白江区,是成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主要承载地之一。该区依托成都国际铁路港的开放枢纽优势,围绕构建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圈,陆续招引落地跨境电商平台链主企业京东国际等企业。

通过一系列招引落地,青白江区已实现以铁路运输为特色的跨境电商保税备货进口、直购进口、直购出口和B2B出口业务模式全覆盖。而借助亚蓉欧国家(商品)馆和跨境电商O2O线下体验店,还成功打造德国工业制造体验区等多个沉浸式消费中心,形成了具有青白江特色的“跨境电商+特色消费”集聚区。据统计,2024年,青白江区实现跨境电商货值12亿元,同比增长9%。

站在12周年的新起点,成都国际班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,加速融入全球经贸网络,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“成都力量”。这条横贯欧亚的“钢铁丝路”,将继续书写内陆开放的新传奇。

来源:人民网
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于公开网络资源,如有侵权,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。